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电机市场格局剖析
在新能源乘用车产销量迅猛攀升的浪潮下,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装机市场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。据工信部整车出厂合格证数据显示,2024 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电机装机量高达 554,617 台,这一数据见证了行业的蓬勃发展态势。
从电机类型的市场结构维度审视,永磁同步电机在 2024 年的新能源乘用车领域占据主导地位。其装机量超过 41.6 万台,占比高达 71%,成为众多车企的首选;交流异步电机装机量也达到近 12 万台,占比 28%,二者共同构建了新能源乘用车电机市场的基本格局。
进一步深入探究电机供应商的市场格局,发现其呈现出高度集中的态势。北汽新能源、比亚迪、江铃新能源、精进电动、联合电子等 10 家企业瓜分了超 75%的市场份额,成为市场的中坚力量。在这前十家企业中,除联合汽车电子为合资品牌外,其余皆为中国自主品牌。这一现象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:一方面,部分电机供应商与整车厂紧密整合,像北汽新能源、比亚迪、江铃新能源等企业,实现了产业链的协同发展;另一方面,自主品牌电机供应商在配合度上更具优势,能够依据整车厂的个性化需求高效联合开发产品,从而赢得了市场青睐。
以具体企业为例,北汽新能源全年装机量达到 99,429 台,其主要服务对象为北汽新能源及昌河铃木,其中对北汽新能源的供应量高达 98,506 台,占比超 99%,对昌河铃木的供应仅 923 台,鲜明地体现了其市场供应的侧重方向。比亚迪全年装机量为 91,858 台,主要供给比亚迪自身及其与戴姆勒的合资公司,对比亚迪的供应量占比超 95.5%,为合资公司供应 4,124 台,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也为合资品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。江铃新能源全年装机量 39,688 台,主要面向江铃汽车和长安汽车,对江铃汽车的供应占比超 77.9%,供应长安汽车 8,758 台,在行业内站稳了脚跟。精进电动全年装机量达 33,442 台,为 6 家车企供货,其中对吉利汽车的供应量最多,达 25,100 台,占比 75%,凭借广泛的客户群体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。联合汽车电子全年装机量达 33,442 台,主要供应上汽乘用车,数量达到 32,071 台,占比 96%,与上汽乘用车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与动力电池装机量的集中趋势相仿,电机装机量也相对集中。除上海电驱动为 10 家车企供货、精进电动为 6 家车企供货外,其余电机企业大多仅供应 1 至 3 家车企,这反映出市场资源的集聚效应以及企业间相对稳定的合作模式。从月度装机量走势来看,电机装机量与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呈正相关,随着销量的上升而不断攀升,并在 12 月达到全年峰值,充分展现了市场需求对电机装机量的拉动作用。